孤山雅集话传承 读者献智绘新章
杭州日报讯 杭州日报“西泠镜像”专栏已悄然走过十载春秋。这十年,专栏围绕西泠印社“保存金石,研究印学,兼及书画”宗旨,用文字与影像精心雕琢岁月,每一篇文章、每一幅画面,都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百年印社的灵韵与风姿。
曾漫步于孤山西泠的古径,探寻历史的斑驳足迹,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轻轻唤醒;也曾伫立在印学博物馆桥头,赏四季更迭,把自然的妙笔丹青细腻描绘。是广大读者朋友们的陪伴,让这方文化天地充满生机与活力,朋友们的每一次阅读、每一条留言,都似涓涓细流,汇聚成推动栏目前行的力量源泉。
12月2日,在“西泠镜像”十周年的节点,来自各地的二十多位热心读者,汇聚于孤山西泠印社社址,一同回溯往昔的美好,共话那些与“西泠镜像”相伴的难忘瞬间,为栏目建言献策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鼓与呼。
栏目热心读者、上城区文化局原局长吕春生凭多年文艺深耕经验,盛赞西泠印社“天下第一社”之名绝非虚传,其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无可替代,是杭州的文化瑰宝。他认可西泠印社近年在金石书画推广上的佳绩,也指出金石艺术对大众而言可能偏于高深。他认为,当下可借助现代传媒手段,不仅传播书法篆刻表象,更要深入传递其灵魂,让金石精神广泛传播。
作为杭州日报老编辑,傅忠强平日里就痴迷于篆刻与收藏,长期关注“西泠镜像”栏目。他视篆刻为中国文化瑰宝,一枚印章融合文字、书法、绘画、雕塑等多种文化艺术方式。如田黄石刻印更是精美绝伦,雕钮似作画,花鸟、山水、动物皆有,极富美感。他也对栏目的图文并茂表示赞赏:“杭报与西泠印社合作的‘西泠镜像’栏目,对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巨大,值得点赞!”
来自贵州的挂职美术老师周静感触颇多。她的家乡非遗资源丰富,她也常思考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融入学生日常。“参加这次文化体验活动,也深受启发。回贵州后,可借鉴这里的经验,利用线上平台展示儿童作品,使家乡孩子接触本土历史文化,并通过文字、文艺参与活动、共同成长。这种结合定能让贵州文化遗产重焕生机。”周静说道。
书画家王群是艺术典藏周刊的忠实粉丝,其书画个展也曾被杭报报道。他表示,“我虽是北方人,却在杭州长大,儿时就住在西湖之畔,与西泠印社相邻,常到孤山游玩。退休后,我进入中国美院进修书画,才发觉书法篆刻之博大精深。此前我师从卢坤峰先生研习绘画,后又跟随叶尚青先生学习指墨画。西泠印社一直是我心中的艺术殿堂,此次前来,算是弥补之前的遗憾。希望今后能多举办此类线下活动,让更多人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。”
“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颇丰。虽然时间紧凑,但主办方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倾听我们的意见和建议,让我非常感动。”潘静是艺术典藏的忠实读者,作为杭州本地人,她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。在她看来,今后可以相对固定地多组织一些篆刻或拓印的线下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进来。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宣传,一起传承和弘扬杭州本土的文化传统。”
李舒亚从事文创相关工作多年,她说,现代快节奏生活让传统文化的普及受限,但文创产品的出现也让篆刻艺术有了新的可能。建议今后能多多开展线下研学活动,更多地融入学校,让青少年亲身体验文化之美,同时加入文创手工体验,传承与创新并举。
西泠印社社委会宣传信息处处长郭晓芳听了读者建议后深受启发,她表示,“西泠镜像”是与杭报深度合作的重要栏目,志在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在利用现代传媒手段、组织线下研学、扩大对外交流和吸引年轻人等方面还有潜力可以挖掘,西泠印社将继续和杭报加强合作,把这些优良建议融入今后栏目规划,深挖内涵、丰富内容、提升品质。
座谈会后,在西泠印社老师的指导下,热心读者现场体验了拓印过程,亲手触摸传承千年的技艺,并将这份独特的艺术之美带回家。
未来的路还很长,“西泠镜像”将继续秉持初心,为大家呈现更多西泠印社的深邃与迷人。在全媒体时代,愿我们依然携手同行,在文化的旅途中,书写属于我们与西泠印社的无尽精彩。